Why Reading

intro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比读万卷书的恐怕不是行万里路 而是想清楚 为什么要读万卷书 如何读万卷书
这个 topic 尝试研究和解答这个问题

hypothesis

其实在我看来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绝大多是都是认知的差距
不是说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差距了 但在很多时候 这种认知的差距是决定性的

认知的差异决定了观念乃至行为的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为啥有人容易生病 有人勤于健身 当然有一些其他别的因素 但热爱健身的人其实在生活理念上要胜出一筹
这个差异可以体现在几乎所有方面 唯一没办法改变的可能只有一些 原始资本带来的差距

不过命里带来的 有很多东西可以拿命换
比如更加的勤奋学习 可以让你在教育基础上一个台阶
比如积累出个人的原始资本 可以让你用不同的方式生活
既要承认 一命二运三风水 四积阴德五读书
却也要看得见 我们自身的奋斗 在历史的洪流里 多少还是有一点微乎其微的意义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不过看似轻而易举的选择 或许其背后也可以有一些 方法和门道 可以寻觅

solution

在我看来 多进行阅读 大概是提高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也有很多其它的办法 比如参加线下的研讨会 看网课 看大咖的演讲
也可以去听各种音频课 在知识付费愈演愈烈的今天 这恐怕是件太容易的事情
但最主要的差别 可能在于思维密度的差异 以及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差异

简单地说 尽管被人诟病不少 但阅读 始终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学习方式之一
另外对我来说 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优点

  • 经典权威
  • 系统性
  • 电子化

经典权威

在学习当中最重要的 应该是向大咖 经典学习
而书籍已经是这些大牛们自己总结出版的思维钻石 相当于人家掏心掏肺 弄出这么一本东西 把最精华的部分都给你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 看你自己怎么吸收 消化的怎么样了
读经典权威的最大好处是 可以找到最优质的文明结晶 也不拘泥于时代的限制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最忌讳的就是碎片化的知识和学习 但依然有人乐此不疲

而阅读经典的著作 干的不是别的
我们每天看的读的 是卢梭 尼采 鲁迅的一篇篇热文 是王阳明 凯恩斯的一条条朋友圈
这些”热文”和”朋友圈”都是经过群众和岁月的检验的 相比之下总是要比你日常时间里接触的热文和朋友圈质量更高些
我并不反对进行碎片化阅读和社交 只是作为我个人 我更像把这些时间 花在更宝贵的事情上

系统性

向大牛们学习的另一大优势体现在此 经典著作可以帮你建立好思维系统
在碎片化学习时代 这个是另一个难点
今天大牛 A 告诉你当时间的朋友 明天大牛 B 教你如何建立高质量的社交圈 所有的东西被糅杂在一起 焦虑过剩的时代不但会留下一地鸡毛 还留下了我们空空如也的钱包
这部分大概是我自己做的也比较糟糕的一点 而从学生时代过渡到搬砖狗的角色后 我越发的开始意识到建立思维系统的重要性

阅读经典帮我们塑造的 正是这种缺失的思维系统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系统 从目录就能看得出该系统的脉络和架构 而每一章都是一个子系统
每一页每一段 这是一些枝叶的细节体现 有些可能是花是果 有些则是用处并不那么大的茎或者叶 也有可能作者弄错了(当然一般错的是读者) 这时我们便重新地发掘了不同的 根茎叶 花果实

电子化

电子化的好处恐怕不必多说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 我恐怕是 all in 电子化做的非常彻底的一个读者
尽管有一些局限性 但我终归是极为推崇的
有些不太能接受的朋友 恐怕在今后的日子里 多少是要吃些亏的 lol

others

如果说上面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接下来 也想看看别人都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
他山之玉 可以攻石

一年读300本书的人

契机: 大学毕业后服务超高净值客户 感觉到自己的无趣和贫瘠

所以那时对我来说,增加优质信息、让自己建立起做事、做决策的思维模型,最低成本、最易得的方法就是:阅读。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四五本关于“速读”的书。如果一个字一个字去读,是完全没办法完成一年300本书这样一个量的。所以我就买来这些速读的书,看完以后提炼出了一个速读的方法:每本书拿到之后,先看书皮、腰封、前言、序言等信息,尤其要看目录。看完目录之后,我就会大概翻阅整本书。
这几个动作之后,我会列出5个自己最想在这本书里了解的问题,接下来就在书中寻找系统的答案。其实我要求的是,自己每天用一个小时去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三个底层逻辑

  1. 确立一个目标非常重要;
  2. 相信和勇气。当你做一件事时,你要相信这件事是OK的,相信这么走是可以走通的,然后具备勇气去做;
  3. 极致顽强的执行力。

后面谈的很多在我看来都是零碎 或者我已有的认知了 在此不详细记录

我一年读 500 本书 你呢?

有句说句的话 这个作者 L 先生比我想象的厉害些

先谈了对书的定义 说明了纯粹按本数来统计 意义并不大 毕竟不同书籍的知识密度相去甚远

如果仅仅抱着「读完一本书」的心态去阅读,会有什么后果呢?
你会很容易把「持有」当做「拥有」,把阅读本身,当成学习的效果

读者有必要想清楚读书的目的
即 炫耀一年读 100/200/365/500 本书 这件事情本身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而做出所谓的 思维导图 和 干货笔记 意义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
作者的核心价值都体现在了这些干货里 那么请问 读者的学习和理解呢?
我们有必要想清楚 我的看法是什么

读书的关键 永远不在于读 而在于想

更难的事情是 读 10 本书 每本摘录 5-10% 然后打散重新组合出自己的看法
一昧的摘抄总结 不过是成为一台人肉复读机而已
而主动学习则更加强调思考 这才是一个不断迭代和认知升级的过程

如果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型,即使都是一些大道理,我也不会觉得「这些我都知道,有什么新意?」而是会去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模型?他的分类思路是什么?他看待事物的视角是什么?这个模型合理吗?
作者写了一堆案例,我不会看完就过,而是会去确认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去思考:
它们能不能用在文章里、用在课程中?除了作者的解释,还有没有别的解读?
甚至,读一些日本人写的书时 —— 日本的书有个特点,喜欢用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一些看似不足道的细节 —— 我也会从中找到不少乐趣。比如,这个方法看似司空见惯,但作者特地写来,背后会否有什么想法?
这样一想,往往能有新的收获。
—— 尽管这些收获,未必是作者的本意,有时候甚至南辕北辙,但这比「读完一本书」重要多得多。
简而言之,概括就是:以一种活跃的心态,跟作者做思维博弈。

如何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

  1. 用自己的话复述
  2. 时刻发散联想
  3. 用主题去统摄内容
  4. 丰富知识网络

谈一年读多少本书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王路 这个师兄是凤凰新闻客户端的专栏写手 真的很能写而且写得还不错

禅宗说,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给你一本书,一段话,你得迅速抓住要害。要害是一种精神,一种思路,它没法独立呈现,必须依托文字、修辞和铺排。要借助文字抓住精神,再把文字弃掉。
拿啃鸡腿比方,正常人读书,鸡腿嘴中一过,肉剔得干干净净,骨头留下。不擅读书的人,肉带骨头一起吞下,拉出来还是一块鸡腿。擅长读书的人,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面黄蓉做的菜,“二十四桥明月夜”,把香肠的味留下,香肠弃掉不食。
但问题是,味依肉而存在,如何剥离肉而不损失味,这是学问,也是功夫。

要明白阅读的意义何在,谈阅读量才有意义。但真懂了阅读的意义,就不会在乎阅读量了。

文章不长但是很多精妙之处
建议阅读原文

reference

一年读 300 本书
我一年读 500 本书 你呢?
谈一年读多少本书是没有意义的

谢谢投食 _(:з」∠)_